朱利叶斯和帕塔普蒂安获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北京时间10月4日下午,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David Julius教授与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Ardem Patapoutian教授因在“发现感知温度和触觉的受体”上的突出贡献,斩获殊荣。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教授大卫·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出生于1955年,是一位享誉业界的著名科学家,他在2000 年因其克隆辣椒素受体方面的工作获得首届 Perl-UNC 神经科学奖。2010 年获邵逸夫奖。2017年获盖尔德纳国际奖和HFSP Nakasone奖。2020 年获生命科学突破奖。他利用从辣椒中提取的辣椒素,来识别皮肤神经末梢中对热做出反应的传感器。
 
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于1967年出生于黎巴嫩贝鲁特,自 2000年起加入斯克利普斯研究所至今。他在2017年获W. Alden Spencer奖,2019年获Rosenstiel奖,2020年与朱利叶斯分享Kavli神经科学奖和BBVA基金会生物学/生物医学知识前沿奖,并在今年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使用压敏细胞发现了一种新型的传感器,可以对皮肤和内脏中的机械刺激做出反应。
 
这些突破性的发现促进了我们对神经系统如何感知热、冷和机械刺激的理解。两位获奖者在我们对感官与环境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理解中发现了关键的缺失环节。
 
过去十年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及其取得的突破性研究进展

 

2020年

 

丙型肝炎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哈维·阿尔特(Harvey J. Alter)、迈克尔·霍顿(Michael Houghton)和查尔斯·M·赖斯(Charles M. Rice)

获奖理由:发现丙型肝炎病毒

 

202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们的发现,使针对丙肝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取得了快速的研究进展,使丙肝这种疾病在历史上第一次被治愈。此外,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揭示了其他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并使血液检测和新药开发成为可能,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9年

 

氧气感知通路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医学家威廉·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英国医学家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和美国医学家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
    获奖理由: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

2019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们揭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适应过程之一的机制——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氧气水平,以及通过调节基因活性来应对不同氧气水平的分子机制。这为我们了解氧水平如何影响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也为治疗贫血、癌症和许多其它疾病的新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2018年

 

肿瘤免疫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ison)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

获奖理由: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

 

癌症每年会导致数百万人死亡,如今其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威胁。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建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癌症治疗原则,即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的先天能力来攻击肿瘤细胞。

 

2017年

 

昼夜节律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

获奖理由: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他们发现了地球生命节律的分子机制,解释了生命包括人类的内部“生物钟”究竟如何工作,以预测和适应正常的生物节奏,使之与地球律动(每24小时一个周期的昼夜节律)保持同步。生物钟调节着关键的喂养行为、激素水平、睡眠、体温和新陈代谢等功能。当我们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生物钟之间存在暂时的不匹配时,比如当我们穿越几个时区遇到“时差”时就会发生“状况”。有迹象表明,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体内生物钟所规定的节奏之间的偏差,与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提高有关。

 

2016年

 

细胞自噬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

获奖理由:细胞自噬机制方面的发现

 

自噬是细胞内重要的物质分解代谢过程,在溶酶体的作用下,一些物质能被细胞回收利用。他的发现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噬在很多生理过程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如细胞如何适应饥饿或者应对感染,某些遗传性或神经性疾病、癌症如何发生等。

 

2015年

 

寄生虫疾病治疗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半授予威廉·坎贝尔(William C. Campbell)和大村智(Satoshi ōmura),以表彰他们在创新线虫疗法方面的贡献;

另一半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在治疗疟疾方面的贡献。

 

寄生虫感染导致的疾病长期以来困扰着人类,也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寄生虫感染的问题在世界最贫困人群中尤其突出,已经成为提升人类福祉与健康水平的一大障碍。2015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发展的新疗法革新了我们对于一些最具破坏性寄生虫感染病的治疗手段。

 

2014年

 

大脑GPS细胞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约翰·奥基夫(John O ́Keefe)、迈-布里特·莫泽(May〣ritt Moser)和爱德华·莫泽( Edvard Moser)

获奖理由: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

 

1971年,约翰·奥基夫发现了大脑海马体里有一种神经细胞,每当大鼠身处屋子的某个特定地点的时候,这种细胞总是会被激活。其它神经细胞则在大鼠身处其它地方的时候被激活。奥基夫的结论是,这些“位置细胞”(place cells)组成了屋子的地图。

 

三十多年后,迈-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发现了大脑定位系统的另一个关键成分。他们发现了另一种神经细胞,命名为“网格细胞”(grid cells),它们组成了一个坐标系,允许生物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寻路。他们的后续研究表明,地点细胞和网格细胞一起使得定位和导航成为可能。

 

约翰·奥基夫,迈-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的研究回答了困扰哲学家和科学家数百年的问题——大脑如何给周围的空间创造地图,我们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路线。

 

2013年

 

囊泡运输机制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詹姆斯·罗斯曼(James E. Rothman)、兰迪·谢克曼(Randy W. Schekman)和托马斯·聚德霍夫(Thomas C. Südhof)

获奖理由:发现细胞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

 

我们体内的细胞产生大量不同的分子,这些分子被送到特定的位置,这个过程中,一种被称为囊泡的物质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细胞生理学的一个基本过程——细胞如何在准确的时间将其内部物质传输至准确的位置。

 

2012年

 

成熟细胞重编程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John B. Gurdon)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
获奖理由: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编程变为多能性

 

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革新了我们对细胞和有机生命体发育的理解,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于发育和细胞特化的看法。现在,我们知道成熟细胞并不需要永远局限在它的特化功能里。历史被改写,新的研究领域产生。通过重编程人体细胞,疾病研究的新机遇获得实现,诊断与治疗的新方法获得发展。

 

2011年

 

免疫系统激活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半授予布鲁斯·博伊特勒(Bruce A. Beutler)和朱尔·奥夫曼(Jules A. Hoffmann),获奖理由是"先天免疫激活方面的发现";另一半授予拉尔夫·斯坦曼(Ralph M. Steinman),获奖理由是"发现树枝状细胞及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

 

当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攻击我们的身体时,机体免疫系统会发挥作用。它有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这两道防线。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免疫应答中这两种免疫反应是如何被激活,从而让我们对疾病机理有了一个新的见解。他们的工作也为传染病、癌症以及炎症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道路。


上一篇:2021欢迎致辞: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之家主席,中外友好国际交流中心主任柯志华
下一篇:真锅淑郎、克劳斯·哈塞尔曼和乔治·帕里西获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北京世诺医学交流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院17号楼,100020电话:010-65206687

官网地址:www.nobelsummit.com

京ICP备1806371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581号

诺贝尔奖专题